108學年度 應用於科學傳播之科學演示產品設計實作
課堂簡介
目標:
1. 問問題跟定義問題的能力Asking questions (for science) and defining problems (for engineering)
2. 發展及使用模型的能力Developing and using models
3. 擬定及執行計畫的能力Planning and carrying out investigations
4. 分析與詮釋數據的能力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5. 使用數學和資訊思考的能力Using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thinking
6. 解釋推理及問題解決能力Constructing explanations (for science) and designing solutions (for engineering)
7. 依據證據提出科學性論證的能力Engaging in argument from evidence
8. 獲取資訊 評估資訊 溝通與表達的能力Obtaining, evaluating, and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課堂內容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140#sigProGalleriafe8195d864
附加資訊
- 講師 朱慶琪
【科學教育實作計畫】在童話故事裡學科學_愛麗絲漫遊奇境
展覽概念
利用童話故事的情境導入科學學習的內涵,以科學、人文、展示(Science, Humanity and Exhibition, SHE)為主軸來串連科學學習。第一篇以「愛麗絲漫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的幾個經典場景設計,使科學藉由冒險式的遊歷進入小朋友的世界。本展覽已於2014年7~8月於中央大學藝文中心順利展出,刷新了國內類似展覽的坪效紀錄,感謝來自各界朋友的參與!讓我們一同期待下一次的「在童話故事裡學科學」。
展覽內容
1.愛麗絲掉進兔子洞 1 Falling down into the rabbit hole 1
2.愛麗絲掉進兔子洞 2 Falling down into the rabbit hole 2
3.愛麗絲變大變小 Drink me/ Eat me!
4.愛麗絲和毛毛蟲 Alice with the caterpillar
5.消失的柴郡貓 Alice and Cheshire Cat
6.紅玫瑰與白玫瑰 Paint the white roses
7.飛出的紙牌 Killer Deck?! A whole pack of card rose up into the air and came flying down on Alice
系列講座
♦童話故事裡的故事 單維彰(中央大學語言中心主任/數學系副教授)
♦卡洛爾作品裡的科學與遊戲 張華(挖開兔子洞:深入解讀愛麗絲漫遊奇境 譯注)
工作團隊
♠計畫主持人/策展人 朱慶琪
♠視覺/藝術 曾群芳 楊佳薇 盧楷文
♠技術/研發 陳翰諄 朱慶琪
♠行政/庶務 洪珮瑜 王凌婷
♠導覽解說 夏永歡 彭聖儒 陳正庭 莊筠慧 夏子軒 胡博皓 陳威年
♠工作人員 簡國文 周珉丞 黃宇翔 曾群芳 曾勇智 涂瀚勻 沈佑年 李旻嘉 陳其瑩 易偉平 朱修賢 黃靜薇 許馥曲 游舒雅 林美靜 傅湘蘭 陳柏瀚
致謝
♥科技部科國司
♥中央大學總教學中心
♥中央大學藝文中心
♥中央大學學務處
♥「挖開兔子洞」作者,張華
協力廠商
♥曙光企業
♥勝達ST
♥活細胞廣告印刷
♥德林廣角鏡
♥富弘印刷
♥馥綠壇企業有限公司
♥崇裕科技
♥敦煌書局
協力宣傳
♥科學月刊
♥誠品書局
♥由申甲書局
♥台灣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泛科學網站
♥敦煌書局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140#sigProGalleria54bc404675
附加資訊
- 講師 執行日期20130801~20150731
- 文章摘要 主持人:朱慶琪
【高瞻計畫】「生生不息」以綠為核心概念的課程研發暨多元應用推廣計畫
【科學教育實作計畫】從光線到光波到光量子_可攜式光學實驗模組研發
計畫簡介
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光的複雜與多樣性引發了科學家們高度的興趣,也造就了幾何光學、波動光學和量子光學領域的蓬勃發展。然而一般民眾或中小學生若想一虧光的神秘面貌,多受限於儀器、設備或場域的限制,無法隨時隨地進行實驗及探究活動。在獲得科技部一年的的計畫經費補助下,我們研發完成一系列掌中型光學實驗模組套件,內容涵蓋幾何光學、波動光學、量子光學領域,研發之實驗器材具備體積輕巧的特色,可以手持操作,故稱之為掌中型光學實驗。我們希望藉此實驗模組便於攜帶、成本低廉的優勢,投入科普推廣及探究學習,提升公民的科學素養及探究能力。本文挑選這系列當中,經過一千多人時試用,良率達100%的兩項商品化作品介紹,分別是幾何光學及波動光學模組。幾何光學部分以演示光的直線進行特性為主,包括針孔成像與簡易相機兩種實驗;波動光學的部分以展現光的波動性質為目標,作品為掌中光譜儀。
計畫成果
一、幾何光學模組:(一)針孔成像
(二)簡易相機 (Fresnel 透鏡成像)
二、波動光學模組:掌中光譜儀
三、量子光學模組:光電效應
附加資訊
- 講師 執行日期20140801-20151031
- 文章摘要 主持人:朱慶琪
【科學教育實作計畫】科學演示實驗教具設計製作_力學與數學篇
計畫簡介
本計畫以開發科學演示實驗為主軸,依性質分為兩大類:(一) 精緻化實驗器材設計製作:改良並生產既有的演示實驗教具,使其成為可以少量生產的客製化商品,提供制式教育為主的學生使用。(二) 推廣型實驗器材設計製作:開發系列成本低廉但功能完善的可攜式實驗小教具,使得動手學習也有可能成為人人均等的學習模式。在一年間,我們完成了10項實驗的開發,某些實驗甚至達商品化階段。此10項實驗分屬四個系列:(一)力的系列,包括「釘床」及「Robot卡卡」2項實驗;(二)波的系列,包括「波與介質的運動」、「波與介質的運動(攜帶版)」及「雷聲筒」3項實驗;(三)擺的系列,包括「大型蛇擺II」1項實驗;(四)幾何系列,包括「圓的面積」及「非歐幾何曲面」2項實驗。推廣試用階段進行問卷抽樣調查,發現學生在「科學的態度」、「科學學習的態度」、「操作及表達技能」三個面向均顯現正向回饋,表示透過科學演示來理解抽象的科學概念是科學教育可以考慮的發展方向。
計畫成果
一、釘床(新版)
二、Robot 卡卡(精緻版、推廣版)
三、波與介質的運動(精緻版、推廣版)
四、大型蛇擺II
五、雷聲筒
六、非歐幾何曲面
七、圓的面積(推廣版)
附加資訊
- 講師 執行日期20150801-20160731
- 文章摘要 主持人:朱慶琪
【科普活動計畫】桃園市「全民科學」系列活動
計畫內容
科技部於 2015 年度起,新增「全民科學週」科普活動計畫,希望藉由全民參與科學,提 升全體國民科學素養。2015 年已在台北市、新竹縣、台中市、彰化縣等十個縣市辦理全民科 學日活動,成效非凡。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自許成為桃園地區科普活動平台,希望藉由本計 畫的執行,2016 年桃園市辦理「全民科學週」主軸以「孫悟空陪你玩科學」,2017 年桃園市 「全民科學週」將以生肖「雞」為主軸,預計 2018 年「全民科學週」活動將包含桃園市「全民科學週」和「台灣科普環島列車-桃園站」名符其實成為全民活動。「全民科學週」預計於 20 ~25 間學校舉辦科學園遊會,舉辦學校從 2016 年的 15 間小學,數量陸續增加且逐漸延伸至 國中。「台灣科普環島列車-桃園站」預計於桃園火車站擺設 8 個科學攤位,邀請鄰近學校與社 會大眾參與。本計畫將與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桃園市自然科輔導團與台灣鐵路管理局合作。
本計畫共分為以下三部分:
一、桃園市全民科學週
本計畫由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協助徵選學校,並辦理兩場種子教師工作坊,參與的學校將派1~2位種子教師來學習由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團隊所設計的實驗,再由各校高年級學生為種子學生,於全民科學日當天指導學弟妹們做實驗或進行闖關活動。
計畫起始月為105年6月開始,計畫期間內共辦理兩場,第一場試辦為105年9月23日,以「孫悟空陪你玩科學」的概念來設計,主要邀請偏鄉學校參與,有15所學校共5,643人同時玩科學,開幕式於龍壽國小辦理,桃園局林威志副局長也出席共襄盛舉,與現場師生一同玩科學,反應相當熱烈。106年桃園市「全民科學週」以生肖「雞」為主軸,搭配「咕嘰咕『雞』玩科學」的口號,擴大活動的規模,第二場106年5月12日增加至20所學校參與(包含1所中學),共有8,567人當天在各校參加科學活動,開幕式在凌雲國中辦理,透過畢業季與傳承的力量,扎根全民科普。
二、106台灣環島科普列車桃園站的活動
舉辦桃園站科普環島列車科學闖關活動,有400位學生左右(包含板橋來的學生)、父母、祖父母、民眾一同參與,除了中央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中大科教)針對科普列車所規劃的實驗,特別邀請桃園市武陵高中的教師帶領高中生設計科學實驗,由中央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或各學科專家協助指導與諮詢,讓高中生從設計實驗的過程培養科學探究學習的精神,並於活動當天帶領中小學生、一般民眾等體驗科學樂趣,讓社會大眾知曉與共同參與此活動,推廣科普活動的永續性。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及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等貴賓也到場響應,肯定科普環島列車巧妙將情境與教學結合,讓學童透過實例理解科學理論,體驗不同學習方式。
三、趣味科學DIY
科普活動近年逐漸蓬勃發展,不論是傳統的科普演講、科學演示、科學營隊、展覽、閱讀與競賽等,都有各界參與推動,為讓科普活動更貼近社會大眾,讓全民科學知識的普及,特與圖書館合作,帶動讀書也可以用「動手做」的方式學習,讓社會大眾更親近科學。此活動與桃園市立圖書館-中壢分館合作,105年5月~7月辦理8場次的「兒童科普DIY」活動,各場分別報名,每場30位名額。此次活動影響人時8場*2小時*30人次=480人時。
活動網頁連結
附加資訊
- 講師 執行日期20160601-20180731
- 文章摘要 主持人:林宗泰 共同主持人:朱慶琪
【科普活動計畫】在童話故事裡學科學_小飛俠彼得潘
展覽概念
利用童話故事的情境導入科學學習的內涵,以科學、人文、展示(Science, Humanity and Exhibition, SHE)為主軸來串連科學學習。第二篇以「小飛俠彼得潘」(Peter Pan)的幾個經典故事場景設計,使科學透過童話故事的角色與在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進入小朋友的世界。本展覽已於2018年8月於中央大學藝文中心順利展出,感謝來自各界朋友的參與!
展覽內容
---
「你是誰?」溫蒂邊問邊看向攤在地板上、皺巴巴的影子,
「對對對,拜託快幫我修修我的影子!」彼得焦急的說。
「這要用縫的!」「風?」顯然彼得真的很無助,
---
彩色影子 Colorful Shadows
在光的世界中,光的三原色分別為紅色、綠色以及藍色,為什麼是這三個顏色呢?原來我們的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此處指視錐細胞,Cone cells)有三種,分別對不同波長的光產生反應,也就是紅、綠、藍三種色光。而我們眼睛接收到的影像,其實都是由這三個顏色分別透過不同型的感光細胞接收,並疊加在一起後,經大腦處理的結果。
「彩色影子」應用了光的三原色,藉著三原色光相互堆疊而產生出不同顏色的影子。舉例來說,當我們將手遮住投射在牆上的單一紅光時,手自然會投射出黑色的影子,但是假設我們把藍色的光疊加在紅色上面時,除了原先的黑影,另外也會出現紅色的影子,這是因為手遮住了藍光的緣故,所以另一個影子呈現原始的紅色。
立體影子 3D Shadows
在現實世界中,立體感的成因來自我們的「瞳孔距離」(PD, Pupillary Distance),因為我們的左右眼間有著約6.5公分的距離,也就是說,我們的左右眼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接收著不同的影像,而大腦最後就會將這兩幅不同的影像結合成一幅立體影像。運用這個原理,當兩眼的偏振片的穿透軸剛好差90度時,進入左眼和右眼的剛好是不同的偏振光,使得我們可以將進入左眼的影像和進入右眼的影像合成一個像,原本看起來平面的影子就產生了立體感。
物體距離越近,左右眼影像的差距越明顯喔!
---
突然有東西從衣櫃的縫隙裡飛了出來,有點像是蝴蝶但卻閃閃發亮,
「哎喲!」有什麼東西撞到了溫蒂的後腦杓「好痛喔! 麥可 ,你又在惡作劇了嗎? 」
「妳怎麼都不看路啊!」有一個嗲聲嗲氣的聲音說,仔細一看,
---
螢光小仙子 The Shining Tinker Bell
Tinker Bell大概是除了主角彼得潘之外讓大家最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她身上的仙塵(pixie dust)不只是會發光,也可以讓任何碰到仙塵的孩子能夠飛翔。生活中能發光的東西不少,但也許你不知道螢光筆的顏料在特定情形下是可以發光的。
讓我們先來談談紫外燈及黑光燈(Wood's lamp)。黑光燈比一般紫外燈光多了一層塗料,可以將大部分可見光過濾掉,允許紫外光通過。螢光筆的顏料中含有螢光劑(例如常用在黃色螢光筆內的螢光劑:8-羥基-1,3,6-芘三磺酸三鈉),而紫外光能使螢光劑中含有的化學物質吸收能量、進入激發態,然後再從激發態回到基態,這個時候該化學物質會以可見光的形式釋放出能量,產生可見光,也就是所謂的螢光(Fluorescence)。這個原理被廣泛的用來檢測生物標記或是測試鈔票的真偽等等,不過一旦停止照射紫外光,螢光劑所發出的光也會消失。
海盜眼罩的秘密 The Secret of Pirates' Eye-Patches
拜童話故事所賜,單眼眼罩已經成為典型的海盜象徵,但它的實際的用途其實和瞳孔的明暗變化有關。瞳孔是位於人眼中間接收光線的黑色圓圈,由虹膜控制瞳孔的縮放,決定進入眼睛內的光線多寡,當我們由光亮的地方進入黑暗中,虹膜肌肉放鬆讓瞳孔變大,以增加光線的進入量,讓我們在黑暗中看得更清楚。
瞳孔的縮放是需要時間來反應的,但是當其中一隻眼睛帶著眼罩,好讓那隻眼睛的瞳孔一直維持在黑暗之中的放大狀態,當忽然進入黑暗的空間,只要拿下眼罩就可以立即看見東西,不需要再花時間去適應光線的變化。
海盜的藏寶圖 The Pirates' Treasure Map
從古至今已有許多種地圖的繪畫方式,這些不同方式的出現則是為了要因應各種不同的用途以及地點,最常見的地圖複製法有麥卡托圓柱投影法(Mercator projection),莫爾威投影法(Mollweide projection)以及蘭伯特圓錐投影法(Lambert conformal conic projection)等等,各種方法都有不同的用途。
以海盜的藏寶圖來說,最適合使用的繪畫方式為麥卡托圓柱投影法。它的好處在於:地圖上各處的相對位置相同,也就是說我們在航行的過程中只要照著地圖上的方位前進,就會到達目的地,對於航海相當便利!不過這種投影法也有缺點,那就是離赤道越遠的地方,投影出來的圖像變形量越大,往往會讓高緯度地區的大於原實際大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台灣的狹長地形,臺灣二萬五千分之一的地形圖也是使用麥卡托圓柱投影法畫製而成,不過是將投影圓柱橫放使經線接觸,稱為橫麥卡托圓柱投影法。就台灣而言為是以東經121度為接觸經線繪製,變形量也顯得小。
麥卡托投影
---
吃飽喝足後,虎克在一張椅子上舒服的坐下,似笑非笑地說:「
---
滴答滴答的時鐘鱷魚 Tick-Tock The Crocodile
在故事中,鱷魚在吞下虎克的一隻手臂後,變成了虎克最害怕的事物之一,但是因為鱷魚先前吞下了一個時鐘,而時鐘會發出滴答聲,虎克也因為能聽見聲音而在鱷魚抵達前逃跑。究竟「滴答、滴答」的聲音是怎麼產生的呢?以機械鐘來說,在製作時鐘時,需要透過擒縱裝置來控制時鐘的穩定性及準確性。時鐘在走動時,擒縱器釋放和格檔齒輪的聲音就好像「滴答、滴答」。現代裝電池的時鐘透過諧振器來控制時鐘裡的齒輪(一秒內秒針只走一格),雖然還是會有聲音,但已經不是「滴答、滴答」的聲音了。
最早的計時工具就是大家熟知的日晷以及沙漏,但是如何能夠更長久又省力的使用計時工具,以及維持準確性一直是個大問題。直到公元前3年由拜占庭工程師斐羅(Philo of Byzantium)提出的盥洗台設計中運用了簡單的擒縱器概念,使機械工藝更進一步,然而用於鐘錶機械的擒縱機制最早是在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由集朝廷天文學家、數學家、工程師於一身的一行禪師(張遂)和梁令瓚改良張衡的渾天儀(渾象),增加報時裝置。後來蘇頌、韓公廉等人更於宋代(公元1088-1090年)製作水運儀象台,能同時進行精確報時、天象演示及天文觀測,可說是最早的機械鐘。現代的電子鐘則是使用諧振器(諧波震盪器)來維持時鐘的準確性。
擒縱器
---
「咚咚隆咚、咚咚隆咚、咚咚隆咚咚」
「是印地安人的手鼓聲!如果是印地安人贏了,」彼得說,「
孩子們大聲歡呼,卻不知道這是虎克船長的詭計。
---
印第安部落的圖騰 The Totem of the Indians
用琴弓摩擦金屬板邊緣時會震動金屬板產生聲音,而聲音其實是一種波動。當波互相干涉時會產生節點與腹點,節點是震動幅度幾近於零的位置;相對而言,腹點就是震動幅度最大的位置。在這個實驗中,細小的顆粒隨著金屬板表面震動而產生特定圖形,我們稱之為克拉德尼圖(Chladni Patterns),這些細小的顆粒會隨著金屬板震動而生成圖形,因為表面在震動時,聲波會產生不同位置的節點,而節點是震動幅度較小的位置,所以顆粒會聚集在的節點上。而不同頻率的聲音也就因此使金屬板表面上形成各種不同的美麗圖案!
工作團隊
計畫主持人/策展人 朱慶琪
技術/研發 盧楷文
行政庶務 方翊安 胡玉燕
視覺藝術 蔡宛蓉 宋雨桑 方翊安 盧楷文
導覽解說 熊翊丞 吳亞萱 何中楷 陸怡萍 楊翊暄 陳韋翰 林子平 陳敬杰 呂志廣
工作人員 李欣 吳佩蓉 張坤慈 周秉賢 邱正鈞 張若瑜 單宇浩 許力元 林宛蓁 梁鎧軒 陳逸庭 程嘉昱 陳佳辰 萬昱廷 許惠萱 楊佳翰 陳祐萱 葉子琳
手冊文字編輯 趙家寧 盧楷文 方翊安
教具製作 曙光企業
佈景製作 活細胞廣告設計
影片剪輯 盧楷文
致謝
中央大學秘書室
中央大學學務處
中央大學藝文中心
敦煌書局
科技部 科技發展及國際合作司 經費補助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140#sigProGalleria3237a0738d
附加資訊
- 講師 執行日期20170901-20181231
- 文章摘要 主持人:朱慶琪
更多...
台北_西松高中
活動資訊
日期:110.01.09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講師 熊翊丞 謝富丞
活動流程
活動內容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140#sigProGalleria9293b19ccf
附加資訊
- 講師 熊翊丞 謝富丞
創意開關翻轉燈
109秋季假日科學廣場
活動資訊
日期:109.12.26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理學院教學館106展廳)
講師:中華大眾科學推廣協會講師 許兆芳
活動大綱
1. 開關介紹
2. 通路斷路是什麼
3. 創意開關原理
4. 創意開關翻轉燈製作
活動照片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140#sigProGalleria96ffe7bc6a
附加資訊
- 講師 中華大眾科學推廣協會講師 許兆芳
宜蘭_中華國中
活動資訊
日期:109.11.18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主任 朱慶琪 中大科教講師 徐彭伯堯
活動流程
活動內容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140#sigProGalleria94ab361128
附加資訊
- 講師 朱慶琪 徐彭伯堯
桃園_六和高中
活動資訊
日期:109.12.17
地點:六和高中
講師:中大科教講師 盧楷文
活動流程
活動內容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140#sigProGalleria27d5440899
附加資訊
- 講師 盧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