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室AD
【科普活動計畫】「科學學習Easy Go!」之科普演示教材研發及推廣
計畫摘要
中央大學物理系約四年前成立物理演示實驗室,目的在藉由演示教學的導入,提升全校的普物課品質。目前開發的演示實驗已超過140 多項,應用於普通物理課教學,同時在網頁更新完整的e 化線上教材。目前網頁的點閱人數已超過四十萬人次,在Yahoo 及Google 以「物理演示」或「演示實驗」等關鍵字的搜尋下均列第一。雖然這些演示教具的對象主要是大一修習普通物理的學生,但我們在支援各種科教活動的經驗中發現,中學老師們對這些演示教具的需求不亞於大學教師。無燅有偶地,位於臺中一中的全國高中物理學科中心也在過去兩年發展了各種演示教材,並培訓了多位優秀的種子教師,其經驗及資源值得推廣至全國各地及各級學校。而在大眾科學教育機構方面,高雄的科學工藝博物館擁有豐富的大眾科學教育推廣經驗,近年來更致力將演示教具融入各種科普活動中,是科學教育不可缺少的專門機構。
本計畫中,我們結合了三方的優勢與經驗,於中央大學成立科普演示教材研發及推廣中心總部,另於臺中一中及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成立中、南部分部。透過演示教材種子教師的培訓,將科學演示活動推廣至全國各級學校及一般社會大眾。第一年的重心在教材的研發及種子教師的培訓,第二年的重心在各類科教活動的舉辦及教材推廣。以系統性的規劃內容及貫徹的執行力,全面提升科學教育的質與量。本計畫開發科學演示教具並推廣科普活動,研發科普演示教具、教材、講義、影片等超過數十項,科教活動估計觸及或參與人次估計如下:參與人次: 16 場教師研習活動,共402 人次教師參與。觸及人次: 以本國小學、中學自然科教師帄均任教4 班、每班40 人、每班使用3 次教具估算,觸及人次約402*4*40*3 約近20 萬人次,應達一定程度的影響與效能。
小小火箭科學家
111 秋季假日科學廣場
活動資訊
日期:111.11.13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綜教館203教室)
講師:國立台北健康護理大學講師 許兆芳
活動大綱
1. 介紹火箭的動力來源
2. 解說市售玩具火箭的結構
3. 製作和玩具火箭原理相同的小玩具(滴管與吸管)
4. 紙杯空氣火箭
5. 如何調整材料、外型使火箭飛得更高更遠
6. 自行動手嘗試
活動紀錄
這場活動是由中大科教與物理系主辦的倒數第三場假日學廣場系列活動,由國科會協辦響應世界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IYBSSD),好多位小小火箭科學家齊聚一堂,跟著毛毛蟲老師一起進入神秘的火箭世界。老師一開頭就提到今年(2022)是台灣太空發展元年,接著簡述火箭相關歷史知識後,就進入了小朋友都曾有過的邪惡念頭--玩具拆解!毛毛蟲老師將自己帶來的火箭玩具拆解,讓大家了解火箭內部構造以及氣壓運作原理,並自行畫出解剖圖,用淺顯易懂的方法帶出許多科學相關知識,有趣的氛圍下讓小朋友們積極分享自己的想法,這場活動裡,舉手發言不再是有壓力的恐怖過程。
具備相關知識後,終於開始動手做啦!老師帶大家做了氣壓火箭與紙杯空氣火箭,希望從實做中發現問題與修正,雖然只是握在手中小小的玩具,但其中的氣密、空氣儲存量、發射角度到尾翼設計等等,都會對飛行產生影響,透過每一次發射結果的分析,並觀察他人互相討論,找到最適合火箭的比例與重心,也很開心每位小朋友都順利完成屬於自己的火箭發射,讓活動充滿笑聲地圓滿結束。
活動的最後,就如同朱慶琪老師提到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進教室前到最後可以為火箭的飛行做出一些分析,讓科學在小朋友心中萌芽。希望今天做的玩具就像五月天頑固MV裡的火箭一樣,乘載著夢想和堅持,讓大家未來勇敢飛翔。
活動照片
http://edu.ac.liu.phy.tw/project/all/itemlist/user/759-%E5%AF%A6%E9%A9%97%E5%AE%A4ad?start=38#sigProGalleria50f6bec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