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_明德高中
活動資訊
日期:111.12.02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 謝富丞
活動流程
活動內容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b0943149d3
附加資訊
- 講師 謝富丞
「台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 看中時 愛科學
計畫簡介
中央大學擁有完整的理工人文學院,向來以科學、人文薈萃的優質綜合大學聞名,近年更是政府重點發展的頂尖研究型大學之一,不但在各領域的學術發展卓越,在科學研究上的成就更是傑出。而中國時報在國內素以擁有嚴謹辦報理念及優秀出版團隊著稱,對於大眾科學教育的推廣一直不遺餘力,是國內最早開闢科學專版的報紙。我們計畫將中大擁有的學術能量搭配中國時報媒體的專業實力,共同投入科學普及事業。預計結合雙方的優勢,可創造出科學推廣的成功模範案例。最終達到傳播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發揚科學精神的目標,並讓我國人民的科學素養躋身世界尖端的水準。
承蒙國科會96年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補助台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一媒體製作試辦方案補助,得以執行「看中時_ 愛科學」科普傳播計畫。依據國科會相關辦法,本年度已出版50篇科學新聞專題報導,並舉辦15場科學家演講(「遇見科學」講座)。計畫執行迄今,每週除了定期在中國時報C4版刊登專題報導,全文另刊載於中時電子報,並提供全版 pdf 檔供讀者下載閱讀。此外,講座即時影像直播、隨選視訊、科學家與民眾交流花絮及座談提問紀錄等成果收穫亦豐。不但如此,國科會「科技大觀園」專欄的宣傅與支持,也使得本計畫的影響層面迅速擴展。利用網路的便捷性與廣泛性,將科學原理及新知更加普及化。
本計畫將延續上半年度之執行成效,續往 97 年度邁進。相信以目前累積的經驗及成果,下半年及97年度執行結果會更臻成熟,邁向卓越。中大、中時團隊預計達成下列目標:(一)科普傳播事業的推廣;(二)將國內尖端研究介紹給國人,拉近科學專業領域工作者與普羅大眾的距離;(三)以培養國內優秀科學報導人才為長遠目標。
分集名稱
民國96年各集
遇見科學講座
第一場:全球生物物種大普查─滅絕與復育/李家維
第二場:行星探測─尋找太空生物/葉永烜
第三場:「921 祕密檔案」:台灣車籠埔斷層鑽探計畫/馬國鳳
第四場:神農之顯微鏡─生技藥品面面觀/蔡淑貞 陳啟祥
第五場:乾坤大挪移之吸「心」大法/朱樹勳 魏崢
第六場:科學人「講古論今」─語言的生與死/曾志朗
第七場:人類未來五十年之首要問題─能源?環境?/施聖洋
第八場:誰知瓶中「藥」,粒粒皆辛苦/李連滋 徐祖安
第九場:透視人腦的奧祕:生老病死之腦、心與意識/謝仁俊
第十場:高齡社會的挑戰/王道還
第十一場:龍的傳奇─風中去來/趙 丰
第十二場:當神祕變得更莫測─全球變遷下的海洋新知/方力行
第十三場:左右對稱知多少?/劉源俊
第十四場:腦與行為的關係/洪 蘭
第十五場:漫談電話科技犯罪/林一平
附加資訊
- 講師 執行日期20070901~20100831
- 文章摘要 主持人:朱慶琪
台北_士林區資優班
活動資訊
日期:111.10.01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主任 朱慶琪 中大科教 謝富丞
活動流程
活動內容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9e9991d1f1
附加資訊
- 講師 朱慶琪 謝富丞
桃園_中大附幼
活動資訊
日期:111.10.14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 謝富丞
活動流程
轉轉下樓梯
活動內容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874d8e3401
附加資訊
- 講師 謝富丞
新竹_曙光女中國中部
活動資訊
日期:111.10.15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主任 朱慶琪 中大科教 謝富丞
活動流程
活動內容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deb14792fc
附加資訊
- 講師 朱慶琪 謝富丞
桃園_新興高中
活動資訊
日期:111.10.16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主任 朱慶琪 中大科教 謝富丞
活動流程
活動內容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319db07629
附加資訊
- 講師 朱慶琪 謝富丞
台北_大直高中
活動資訊
日期:111.10.19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 謝富丞
活動流程
活動內容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8c927924fe
附加資訊
- 講師 謝富丞
台北_大直高中
活動資訊
日期:111.10.19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 謝富丞
活動流程
活動內容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0e4f0302f2
附加資訊
- 講師 謝富丞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有感的物理教學:融入量化估算之普通物理課程發展行動研究
研究目的
本計畫的研究主題為:因應大一普通物理修課學生普遍的量化估算能力不足,以至於在實際應用物理原理時,無法做出合理快速的判斷,影響問題解決方案的品質及有效性,故研究者設計了一系列融入課程的教學內容,試圖提升學生的量化估算能力,打造有感的物理學習。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者即為教學者,一方面設計課程並教學,一方面藉由自編問卷評量學生的量化估算能力、應用於實際生活的能力;佐以訪談、教學日誌、研究者自我反思等資料來評鑑教學成效。研究目的羅列如下:
a. 探討大一理工科系學生量化估算能力及習慣。
b. 設計融入量化估算能力訓練的大一普通物理課程單元。
c. 分析量化估算能力的變化以及其與學科成就間的關係。
d. 提升大一普通物理修課學生之量化估算能力。
研究問題
我們的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中,自然領域(或物理科)的學習內容及學習表現中,普遍並不強調估算能力的重要性,相較於條件定義得非常清楚的 well-structured questions(problems),學生普遍不擅長回答 ill-structured questions (problems),然而後者科學發展的進程上,或者在跨領域問題的處理上都相當重要。因此本研究循序漸進地融入了量化估算課程內容,來提升學生的量化估算及應用的能力。本計畫之研究問題為:融入量化估算之普通物理課程如何影響大學生量化估算能力?
附加資訊
- 講師 執行日期20210801-20220731
- 文章摘要 主持人:朱慶琪 獲績優計畫
【科普活動計畫】「假日科學廣場」育教於樂的科普活動暨大桃園區科學教育推廣中心計畫
計畫簡介
一、台灣地區的大眾科學教育展廳的分佈,在台北有士林的科學教育館,在台中有自然科學博物館,在高雄有科學工藝博物館,這些單位在各區發揮了大眾科學教育的功能,扮演了提升一般民眾科學素養的重要推手。然而在桃竹苗區雖然知名大學林立,卻少了類似的單位來推動科普教育。中央大學具備完整的理工科系,科學研究上的成就不凡,近年更是政府重點發展的頂尖研究型大學之一,在科學素材的提供上不成問題。同時中大優美的校園環境在假日時常是附近居民踏青郊遊的場所,每到假日校園內的人氣甚至比帄日更旺,我們決定利用這些機會將科學教育與休閒活動巧妙結合,收科普推廣事半功倍之效。本計畫藉助中央大學現有的教學資源,搭配完整的組織架構及活動規劃,建立以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為核心的大桃園區科普教育推廣中心。此外,以往科學紮根及推廣的工作多落在教育工作者,本計畫培訓中大學生成為科學解說員後,將有更多人力協助科普活動的執行及推廣。我們期許自己從這裡開始,為大眾科學教育盡一份力。
二、解說員培訓
本計畫積極鼓勵學生加入科學解說員團隊,發展學習科學之興趣並培養推廣科學之能力。97年暑假期間,招募第一批解說員團隊,總計有12位學生參與,其中包含了6名物理學系、2名電機學系、1名大氣科學學系、1名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1名資訊工程學系,以及1名照明與顯示科技研究所之學生。另於97年度寒假期間招募加入第二批解說員新力,總計有10位大一學生參與。這些學生中有二至三名特別有潛力的同學,除了可擔任解說員角色以外,還參與主導科普活動的籌畫及執行。這些培育完成的解說員,將可成為未來科普活動推廣的生力軍。培訓辦法乃依制訂之「解說員升等與管理辦法」進行,規劃培訓課程,以引導的方式,讓解說員循序漸進了解演示實驗展品、釐清各個科學理論,並知道如何操作及解說。這過程中我們最在意的是科學內涵的正確性,其次才是趣味性及其他。同時我們以開放式的問題循序漸進導引學生思考,不以「標準答案」為目標,而是以啟發及訓練獨立思考能力為準則。計畫執行期間內,由科學解說員主講的活動包含3 場各級學校參訪及9 場假日科學廣場演示實驗秀;至於支援的部分包括10餘場各級機關團體參訪,及8場假日科學廣場大師陪你玩科學系列。
附加資訊
- 講師 執行日期20080501~20090228
- 文章摘要 主持人:朱慶琪
更多...
【科普活動計畫】「科學學習Easy Go!」之科普演示教材研發及推廣
計畫摘要
中央大學物理系約四年前成立物理演示實驗室,目的在藉由演示教學的導入,提升全校的普物課品質。目前開發的演示實驗已超過140 多項,應用於普通物理課教學,同時在網頁更新完整的e 化線上教材。目前網頁的點閱人數已超過四十萬人次,在Yahoo 及Google 以「物理演示」或「演示實驗」等關鍵字的搜尋下均列第一。雖然這些演示教具的對象主要是大一修習普通物理的學生,但我們在支援各種科教活動的經驗中發現,中學老師們對這些演示教具的需求不亞於大學教師。無燅有偶地,位於臺中一中的全國高中物理學科中心也在過去兩年發展了各種演示教材,並培訓了多位優秀的種子教師,其經驗及資源值得推廣至全國各地及各級學校。而在大眾科學教育機構方面,高雄的科學工藝博物館擁有豐富的大眾科學教育推廣經驗,近年來更致力將演示教具融入各種科普活動中,是科學教育不可缺少的專門機構。
本計畫中,我們結合了三方的優勢與經驗,於中央大學成立科普演示教材研發及推廣中心總部,另於臺中一中及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成立中、南部分部。透過演示教材種子教師的培訓,將科學演示活動推廣至全國各級學校及一般社會大眾。第一年的重心在教材的研發及種子教師的培訓,第二年的重心在各類科教活動的舉辦及教材推廣。以系統性的規劃內容及貫徹的執行力,全面提升科學教育的質與量。本計畫開發科學演示教具並推廣科普活動,研發科普演示教具、教材、講義、影片等超過數十項,科教活動估計觸及或參與人次估計如下:參與人次: 16 場教師研習活動,共402 人次教師參與。觸及人次: 以本國小學、中學自然科教師帄均任教4 班、每班40 人、每班使用3 次教具估算,觸及人次約402*4*40*3 約近20 萬人次,應達一定程度的影響與效能。
附加資訊
- 講師 執行日期20081201~20101130
- 文章摘要 主持人:朱慶琪
小小火箭科學家
111 秋季假日科學廣場
活動資訊
日期:111.11.13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綜教館203教室)
講師:國立台北健康護理大學講師 許兆芳
活動大綱
1. 介紹火箭的動力來源
2. 解說市售玩具火箭的結構
3. 製作和玩具火箭原理相同的小玩具(滴管與吸管)
4. 紙杯空氣火箭
5. 如何調整材料、外型使火箭飛得更高更遠
6. 自行動手嘗試
活動紀錄
這場活動是由中大科教與物理系主辦的倒數第三場假日學廣場系列活動,由國科會協辦響應世界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IYBSSD),好多位小小火箭科學家齊聚一堂,跟著毛毛蟲老師一起進入神秘的火箭世界。老師一開頭就提到今年(2022)是台灣太空發展元年,接著簡述火箭相關歷史知識後,就進入了小朋友都曾有過的邪惡念頭--玩具拆解!毛毛蟲老師將自己帶來的火箭玩具拆解,讓大家了解火箭內部構造以及氣壓運作原理,並自行畫出解剖圖,用淺顯易懂的方法帶出許多科學相關知識,有趣的氛圍下讓小朋友們積極分享自己的想法,這場活動裡,舉手發言不再是有壓力的恐怖過程。
具備相關知識後,終於開始動手做啦!老師帶大家做了氣壓火箭與紙杯空氣火箭,希望從實做中發現問題與修正,雖然只是握在手中小小的玩具,但其中的氣密、空氣儲存量、發射角度到尾翼設計等等,都會對飛行產生影響,透過每一次發射結果的分析,並觀察他人互相討論,找到最適合火箭的比例與重心,也很開心每位小朋友都順利完成屬於自己的火箭發射,讓活動充滿笑聲地圓滿結束。
活動的最後,就如同朱慶琪老師提到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進教室前到最後可以為火箭的飛行做出一些分析,讓科學在小朋友心中萌芽。希望今天做的玩具就像五月天頑固MV裡的火箭一樣,乘載著夢想和堅持,讓大家未來勇敢飛翔。
活動照片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50f6bec828
附加資訊
- 講師 國立台北健康護理大學講師 許兆芳
魔法少女理子和隨從魔法師的第一堂課
111 秋季假日科學廣場
活動資訊
日期:111.10.22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綜教館203教室)
講師: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鄒忠毅
活動大綱
1. 柏努利定律(吹錢幣)
2. 光線繞射(光碟片)
3. 製作陀螺(光碟片與彈珠、光碟片與原子筆)
4. 製作翻身陀螺(錢幣)
5. 慣性(抽鈔票)
6. 靜電(紙鈔轉動)
7. 絕熱膨脹(寶特瓶、酒精)
等
活動紀錄
相信大家都曾嚮往過小說、電影中的魔法世界裡,那些字句與畫面所描述、呈現出的魔幻場景,不只增加了我們對這個平凡世界中的想像,也豐富了我們無限可能的創造力。這次,中國文化大學光電物理學系的系主任鄒忠毅老師,人稱「鬍子拉拉教授」,受邀來到中央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朱慶琪主任所舉辦的「假日科學廣場」,帶領大家進入他的物理魔法世界,讓所有小朋友及家長都沉浸在探究神奇物理現象的氛圍之中。本活動也響應聯合國的「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IYBSSD 2022)活動,期待能紮根科學、永續發展。
由「柏努利定律」起頭,鄒老師用不同的角度吹錢幣,讓錢幣從桌邊飛起來翻面,藉由這樣有趣的演示激起大家的好奇心,再用簡單易懂的解釋讓大家理解其中的原理。接下來的實作是利用手電筒照光碟片,透過光線繞射而產生彩虹的效果,讓所有人嘖嘖稱奇,整個活動現場也在這樣的燈光效果下,熱絡了起來。
接著鄒老師分別使用彈珠及原子筆,配合光碟片中間的小洞,做出大家最熟悉的陀螺,不只小朋友們,連家長也感覺重溫了童年時期的美好回憶,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另外,鄒老師還在光碟片上間隔貼上不同顏色的色紙,讓陀螺在旋轉的時候產生「混色」的畫面,玩樂時同時思考色彩的原理,除了讓小朋友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與美感來製作自己的陀螺,更增加了親子間及師生之間的互動。
隨著鄒老師彈奏烏克麗麗的節奏,活動也進入了後半場。首先,鄒老師教大家用硬幣做陀螺,他利用一大一小的錢幣及泡棉膠,做出了相當有名的童玩「翻身陀螺」,用這樣簡單、易取得的材料組合出如此多神奇的玩具,看來物理的世界果真如魔法一般!而除了硬幣,鈔票也可以拿來施魔法,鄒老師將鈔票立於支架上,再用摩擦過的塑膠尺吸引鈔票轉動。接著,老師又將鈔票壓在兩個裝滿水的寶特瓶下,在寶特瓶不倒的情況下將鈔票快速抽出來。雖然只是很簡單的「靜電」和「摩擦力」的原理,但老師不用艱澀的數學公式或物理原理來解釋,而是選擇做實驗,再加上他生動、有趣的講解,讓大家邊玩樂邊學習,也成功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激發起大家想要學習的心。
上述這些實作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硬幣、鈔票、寶特瓶、光碟片及原子筆等等,但鄒老師卻能用如此平凡的生活用品,配合簡單的物理原理來製造出各種東西,充分展現想法及創意。本次「魔法少女理子和隨從魔法師的第一堂課」的活動,就是希望參與者能夠透過這位厲害的老師的帶領下,在魔法世界的氛圍中,了解物理的奧妙,相信無論是在現場實體參與活動的大小朋友,還是在家裡自備材料參與線上直播的網友們,大家跟著鬍子拉拉教授,都度過了快樂的周末午後!
活動照片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ff87031928
附加資訊
- 講師 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鄒忠毅
一日天文學家
活動資訊
日期:111.10.29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
活動流程
活動內容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ab55ef43dd
附加資訊
- 講師 中大科教×中大天文所×IYBSSD
- 文章摘要 【一日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