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

2022-12-02 14:38:20

新北_明德高中

活動資訊

日期:111.12.02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 謝富丞

活動流程

20221202明德高中活動單

活動內容

View the embedded image gallery online at: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b0943149d3

附加資訊

  • 講師 謝富丞

計畫簡介  

中央大學擁有完整的理工人文學院,向來以科學、人文薈萃的優質綜合大學聞名,近年更是政府重點發展的頂尖研究型大學之一,不但在各領域的學術發展卓越,在科學研究上的成就更是傑出。而中國時報在國內素以擁有嚴謹辦報理念及優秀出版團隊著稱,對於大眾科學教育的推廣一直不遺餘力,是國內最早開闢科學專版的報紙。我們計畫將中大擁有的學術能量搭配中國時報媒體的專業實力,共同投入科學普及事業。預計結合雙方的優勢,可創造出科學推廣的成功模範案例。最終達到傳播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發揚科學精神的目標,並讓我國人民的科學素養躋身世界尖端的水準。
承蒙國科會96年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補助台灣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一媒體製作試辦方案補助,得以執行「看中時_ 愛科學」科普傳播計畫。依據國科會相關辦法,本
年度已出版50篇科學新聞專題報導,並舉辦15場科學家演講(「遇見科學」講座)。計畫執行迄今,每週除了定期在中國時報C4版刊登專題報導,全文另刊載於中時電子報,並提供全版 pdf 檔供讀者下載閱讀。此外,講座即時影像直播、隨選視訊、科學家與民眾交流花絮及座談提問紀錄等成果收穫亦豐。不但如此,國科會「科技大觀園」專欄的宣傅與支持,也使得本計畫的影響層面迅速擴展。利用網路的便捷性與廣泛性,將科學原理及新知更加普及化。

本計畫將延續上半年度之執行成效,續往 97 年度邁進。相信以目前累積的經驗及成果,下半年及97年度執行結果會更臻成熟,邁向卓越。中大、中時團隊預計達成下列目標:(一)科普傳播事業的推廣;(二)將國內尖端研究介紹給國人,拉近科學專業領域工作者與普羅大眾的距離;(三)以培養國內優秀科學報導人才為長遠目標。

分集名稱

民國96年各集

看中時 1

 

看中時 2

遇見科學講座

第一場:全球生物物種大普查─滅絕與復育/李家維
第二場:行星探測─尋找太空生物/葉永烜
第三場:「921 祕密檔案」:台灣車籠埔斷層鑽探計畫/馬國鳳
第四場:神農之顯微鏡─生技藥品面面觀/蔡淑貞 陳啟祥
第五場:乾坤大挪移之吸「心」大法/朱樹勳 魏崢
第六場:科學人「講古論今」─語言的生與死/曾志朗
第七場:人類未來五十年之首要問題─能源?環境?/施聖洋
第八場:誰知瓶中「藥」,粒粒皆辛苦/李連滋 徐祖安
第九場:透視人腦的奧祕:生老病死之腦、心與意識/謝仁俊
第十場:高齡社會的挑戰/王道還
第十一場:龍的傳奇─風中去來/趙 丰
第十二場:當神祕變得更莫測─全球變遷下的海洋新知/方力行
第十三場:左右對稱知多少?/劉源俊
第十四場:腦與行為的關係/洪 蘭
第十五場:漫談電話科技犯罪/林一平

附加資訊

  • 講師 執行日期20070901~20100831
  • 文章摘要 主持人:朱慶琪
2022-10-01 16:45:17

台北_士林區資優班

活動資訊

日期:111.10.01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主任 朱慶琪 中大科教 謝富丞

活動流程

20221001士林國中活動單

活動內容

View the embedded image gallery online at: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9e9991d1f1

附加資訊

  • 講師 朱慶琪 謝富丞
2022-10-14 16:43:23

桃園_中大附幼

活動資訊

日期:111.10.14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 謝富丞

活動流程

轉轉下樓梯

活動內容

View the embedded image gallery online at: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874d8e3401

附加資訊

  • 講師 謝富丞
2022-10-15 16:41:17

新竹_曙光女中國中部

活動資訊

日期:111.10.15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主任 朱慶琪 中大科教 謝富丞

活動流程

20221015曙光國中活動單

活動內容

View the embedded image gallery online at: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deb14792fc

附加資訊

  • 講師 朱慶琪 謝富丞
2022-10-16 16:39:11

桃園_新興高中

活動資訊

日期:111.10.16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主任 朱慶琪 中大科教 謝富丞

活動流程

20221016新興高中活動單

活動內容

View the embedded image gallery online at: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319db07629

附加資訊

  • 講師 朱慶琪 謝富丞
2022-10-19 16:36:24

台北_大直高中

活動資訊

日期:111.10.19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 謝富丞

活動流程

20221019大直高中高二活動單

活動內容

View the embedded image gallery online at: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8c927924fe

附加資訊

  • 講師 謝富丞
2022-10-19 17:31:32

台北_大直高中

活動資訊

日期:111.10.19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講師:中大科教 謝富丞

活動流程

20221019大直高中高一活動單

活動內容

View the embedded image gallery online at: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56#sigProGalleria0e4f0302f2

附加資訊

  • 講師 謝富丞

研究目的

本計畫的研究主題為:因應大一普通物理修課學生普遍的量化估算能力不足,以至於在實際應用物理原理時,無法做出合理快速的判斷,影響問題解決方案的品質及有效性,故研究者設計了一系列融入課程的教學內容,試圖提升學生的量化估算能力,打造有感的物理學習。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者即為教學者,一方面設計課程並教學,一方面藉由自編問卷評量學生的量化估算能力、應用於實際生活的能力;佐以訪談、教學日誌、研究者自我反思等資料來評鑑教學成效。研究目的羅列如下:
a. 探討大一理工科系學生量化估算能力及習慣。
b. 設計融入量化估算能力訓練的大一普通物理課程單元。
c. 分析量化估算能力的變化以及其與學科成就間的關係。
d. 提升大一普通物理修課學生之量化估算能力。

研究問題

我們的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中,自然領域(或物理科)的學習內容及學習表現中,普遍並不強調估算能力的重要性,相較於條件定義得非常清楚的 well-structured questions(problems),學生普遍不擅長回答 ill-structured questions (problems),然而後者科學發展的進程上,或者在跨領域問題的處理上都相當重要。因此本研究循序漸進地融入了量化估算課程內容,來提升學生的量化估算及應用的能力。本計畫之研究問題為:融入量化估算之普通物理課程如何影響大學生量化估算能力?

附加資訊

  • 講師 執行日期20210801-20220731
  • 文章摘要 主持人:朱慶琪 獲績優計畫

計畫簡介  

一、台灣地區的大眾科學教育展廳的分佈,在台北有士林的科學教育館,在台中有自然科學博物館,在高雄有科學工藝博物館,這些單位在各區發揮了大眾科學教育的功能,扮演了提升一般民眾科學素養的重要推手。然而在桃竹苗區雖然知名大學林立,卻少了類似的單位來推動科普教育。中央大學具備完整的理工科系,科學研究上的成就不凡,近年更是政府重點發展的頂尖研究型大學之一,在科學素材的提供上不成問題。同時中大優美的校園環境在假日時常是附近居民踏青郊遊的場所,每到假日校園內的人氣甚至比帄日更旺,我們決定利用這些機會將科學教育與休閒活動巧妙結合,收科普推廣事半功倍之效。本計畫藉助中央大學現有的教學資源,搭配完整的組織架構及活動規劃,建立以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為核心的大桃園區科普教育推廣中心。此外,以往科學紮根及推廣的工作多落在教育工作者,本計畫培訓中大學生成為科學解說員後,將有更多人力協助科普活動的執行及推廣。我們期許自己從這裡開始,為大眾科學教育盡一份力。

 

二、解說員培訓

本計畫積極鼓勵學生加入科學解說員團隊,發展學習科學之興趣並培養推廣科學之能力。97年暑假期間,招募第一批解說員團隊,總計有12位學生參與,其中包含了6名物理學系、2名電機學系、1名大氣科學學系、1名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1名資訊工程學系,以及1名照明與顯示科技研究所之學生。另於97年度寒假期間招募加入第二批解說員新力,總計有10位大一學生參與。這些學生中有二至三名特別有潛力的同學,除了可擔任解說員角色以外,還參與主導科普活動的籌畫及執行。這些培育完成的解說員,將可成為未來科普活動推廣的生力軍。培訓辦法乃依制訂之「解說員升等與管理辦法」進行,規劃培訓課程,以引導的方式,讓解說員循序漸進了解演示實驗展品、釐清各個科學理論,並知道如何操作及解說。這過程中我們最在意的是科學內涵的正確性,其次才是趣味性及其他。同時我們以開放式的問題循序漸進導引學生思考,不以「標準答案」為目標,而是以啟發及訓練獨立思考能力為準則。計畫執行期間內,由科學解說員主講的活動包含3 場各級學校參訪及9 場假日科學廣場演示實驗秀;至於支援的部分包括10餘場各級機關團體參訪,及8場假日科學廣場大師陪你玩科學系列。

 

 

 

附加資訊

  • 講師 執行日期20080501~20090228
  • 文章摘要 主持人:朱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