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

2009-12-12 11:10:31

「看見」大氣壓力

活動資訊

日期:98.12.12(六)14:00~16:00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理學院教學館106展廳)

主講:伍瀀肇老師(資深物理教師)

 

活動照片

View the embedded image gallery online at: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1050#sigProGalleria5ea547d4c8

本活動感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經費

 

附加資訊

  • 講師 資深物理教師 伍瀀肇
  • 文章摘要 98年秋季_氣扁可樂罐、乾取硬幣、誰是大力士?、會不會被水淋到?、塞氣球、簡易抽水機、公道杯
2009-12-05 10:31:35

超級市場玩科學

活動資訊

日期:98.12.05(六)14:00~16:00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理學院教學館106展廳)

主講: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 古建國教授

 

活動照片

View the embedded image gallery online at: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1050#sigProGalleriac300e1adde

本活動感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經費

 

附加資訊

  • 講師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教授 古建國
  • 文章摘要 98年秋季_

活動資訊

日期:98.11.28(六)14:00~16:00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理學院教學館106展廳)

主講:柳中明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

 

活動照片

View the embedded image gallery online at: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1050#sigProGalleriac4490f1e34

本活動感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經費

附加資訊

  • 講師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柳中明
  • 文章摘要 98年秋季_
2009-11-21 10:06:42

資源趣味科學實驗

活動資訊

日期:98.11.21(六)14:00~16:00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理學院教學館106展廳)

主講: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系 周建和教授

 

活動照片

View the embedded image gallery online at: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1050#sigProGalleria947e27e9a2

本活動感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經費

 

附加資訊

  • 講師 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 周建和
  • 文章摘要 98年秋季_不動、不消與噴泉氣球、托里切利神燈、大聲竹蟬的秘密、科學童玩、迴力罐來回幾次、劍球功夫三部曲
2009-10-24 09:34:56

風中奇「源」

活動資訊

日期:98.10.24(六)14:00~16:00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理學院教學館106展廳)

主講:呂威賢工程師、沈溫禪小姐(工研院風力與太陽熱能研究室)

 

活動照片

View the embedded image gallery online at: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1050#sigProGalleria1f7e06d69f

本活動感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經費

附加資訊

  • 講師 工研院風力與太陽熱能研究室老師 呂威賢 沈溫禪
  • 文章摘要 98年秋季_從溫室效應與氣候變遷談起、大自然風的成因、風能利用歷史與風力發電原理、風力發電的特色與優點、全球與台灣發展現況、風力發電教具 DIY
2009-10-17 09:19:12

粽櫚海灘

活動資訊

日期:98.10.17(六)14:00~16:00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理學院教學館106展廳)

主講:台北市麗山高中 彭良禎老師

 

活動照片

View the embedded image gallery online at:
http://edu.ac.liu.phy.tw/other?start=1050#sigProGalleria118a0b3423

本活動感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經費

 

附加資訊

  • 講師 台北市麗山高中老師 彭良禎
  • 文章摘要 98年秋季_生活中的三角形與三角錐、正四面體的益智分割與趣味組裝、正四面體的對偶結構與截角規則、〈粽櫚海灘〉DIY 親體驗。

簡介

利用簡易的摺紙模型模擬日食與月食發生的原因。

 

製作步驟

準備材料: 日月食模型展開圖×1、剪刀×1、雙面膠×1。

1.將已裁切好的模型零件由展開圖上取下,分別有底座、轉盤、地球與月球等四個部分。

2.將底座的虛線摺成山線並將四角用雙面膠或膠水黏貼。

3.地球與月球的虛線摺成谷線並將背面用雙面膠或膠水黏合。

4.將地球之零件黏貼於底座上,月球之零件黏貼於轉盤上。

5.將左右各半的轉盤中心凹槽位置對準地球並黏合白色部分

6.旋轉轉盤即可展現日月食模型日食與月食的現象。

 

操作要領

須注意地球與月球的位置不可貼錯,旋轉轉盤與底座不可黏死。

 

教學使用方式

本教具可讓學生瞭解太陽、地球與月球三者間的相對位置,探索日食與月食現象的基本概念。

為什麼會出現日偏食或月偏食?

為什麼會出現日環食? 有沒有聽過月環食? 為什麼?

為什麼會出現日全食或月全食?

水星會凌日,金星會凌日,火星會不會凌日? 木星會不會凌日?

 

簡介

T字拼圖,又稱為四巧板,有著古老的歷史。相傳它最初隱藏在埃及金字塔中的密碼,後來被一個絕頂聰明的日本探險家破解。簡簡單單的四塊板子,卻能拚出幾百種圖案。它是最經典的拼圖遊戲,現在,不妨動動你的手指,來一次奇妙的腦力激盪吧。

 

製作步驟

準備材料: 現成四巧板壓克力拼圖鑰匙圈×1。

 

操作要領

將四塊巧板依不同方位,不同相鄰方式,組合出各種規則的圖案。

 

 

教學使用方式

本道具可讓學生們發揮創意與腦力激盪,組合成T字形只是其中的一個圖形,由這四塊板子還可以拼成數百種不同的圖案。

 

製作

蔡昌翰、邱瑋國

 

指導老師

朱慶琪

 

簡介

這是一個古老而迷人的智力遊戲。這個遊戲名為河內塔(Tower of Hanoi),它源自古印度神廟中的一段故事。傳說在古老的印度,有一座神廟,據說它是宇宙的中心。在廟宇中放置了一塊上面插有三根長木釘的木板,在其中的一根木釘上,從上至下被放置了64片直徑由小至大的圓環形金屬片。古印度教的天神指示祂的僧侶們將64片的金屬片移至三根木釘中的其中一根上。規定在每次的移動中,只能搬移一片金屬片,並且在過程中必須保持金屬片由上至下是直徑由小至大的次序,也就是說不論在那一根木釘上,圓環形的金屬片都是直徑較小的被放在上層。直到有一天,僧侶們能將64片的金屬片依規則從指定的木釘上全部移動至另一根木釘上,那麼,世界末日即隨之來到,世間的一切終將被毀滅。

 

製作步驟

準備材料:河內塔現成教具。

操作規則為:

1.直徑較小的盤子永遠置於直徑較大的盤子上。

2.盤子可任意地由任何一個木樁移到其他的木樁上。

3.每一次僅能移動一個盤子。

 

操作要領

首先將盤子由小到大依序層次為1,2,3,......n

1.n=1時,須移動1次,次序為1。

2.n=2時,總共須移動22-1=3次,次序為1,1,1。

3.n=3時,總共須移動23-1=7次,次序為3,1,3。

4.依此循環將上層圓盤移出、移入與最底層圓盤移動一步之總步驟相加。05 1 700x439

 

教學使用方式

學生們可以在移動圓盤的過程中瞭解遞迴的觀念和邏輯的嚴密性。

 

製作

廖彥霖

 

指導老師

朱慶琪

 

簡介

由彭良禎老師設計的DIY摺紙藝術方塊,黏貼出各式各樣的幾何形狀之組合。

 

製作步驟

準備材料:1+1≠2 DIY展開圖4張、剪刀×1、雙面膠×1、透明膠帶×1。

1.剝下展開圖。

2.參照中右圖示:虛線向下摺成谷線;實線向上摺成山線。

3.將預留邊貼上雙面膠,依序將各展開圖黏貼成單一立體零件。

4.參照右下角圖示:將8個同色立體零件擺成1個大正方體,再分別依大正方體的正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所示位置利用8段透明膠帶將8個零件逐一接合成一個可翻轉的環狀結構。

5.將兩組全等的循環翻轉結構鑲組成1個「百變方塊」,以展現「1+1≠2」的夢幻設計。

 

操作要領

在製作過程中將8個零件用8段透明膠帶接合時可預留些許間隙,以方便在1+1的組合中不至於過於緊繃。

 

 

教學使用方式

1.學生們可以在黏貼與組合的過程中提升邏輯思考與立體空間概念的能力。

2.相同的幾何結構,如何能山峰與谷地疊合得如此完美?錯落有秩?

 

製作

彭良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