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

2016-07-19 14:44:00

雷射單狹縫繞射

目的

光的繞射(diffraction)現象。

 

實驗

將雷射光源垂直入射於單狹縫(single slit),觀察後方屏幕上所形成的繞射條紋。

 

 

原理思考

為何有繞射條紋?

 

上圖代表以平行光垂直入射單狹縫,狹縫寬度,狹縫至屏幕距離為,在屏幕上任意之觀察點產生的干涉。 波前上的每一點,均可視為一個子波源(此即海更士原理Huygens’ principle),因此狹縫上的每一點均可當作一新波源。一般來說,實驗儀器的設置,狹縫到屏幕的距離,會遠大於狹縫寬,故從狹縫到屏幕上的光程,可近似於平行,從圖二可知,之間的光程差 若等於半波長,則會形成破壞性干涉(destructive interference)。想像把狹縫切成上下兩段,上段中每一點到的光路徑,均能在下半段中找到一個跟它的光程差是 的光路徑,兩者即形成破壞性干涉,上述只是多組配對中的其中一對。

因此,當 成立時,我們可得到一暗點的存在。 同理,若將單狹縫切成四段來看(圖三、四),用上述的方法,則會發現,為暗點形成的條件,則為 

因此,可推得當暗點形成的條件為 , 

由此得知單狹縫繞射的亮暗點的分佈。  

 

討論

1.若入射光源改為白光,則結果會如何?

2.若光源非垂直入射於狹縫,則會有何種結果?

 

關於實驗

本實驗所用單狹縫縫寬為

 

參考資料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7th ed., John Wiley & Sons, 2005, New York. Ch36.

 

指導老師

謝奇文

 

撰稿

黃時霖

 

發佈於 物理
2016-07-19 14:40:15

雷射雙狹縫干涉

目的

楊格(Thomas Young )於1802年所做的雙狹縫干涉(double-slit interference)實驗,由雷射光來演示。

 

實驗

將雷射光垂直入射至雙狹縫中,觀察屏幕上所呈的像。

 

原理思考

為何會有干涉條紋?


干涉條紋

右圖代表以平行光垂直入射雙狹縫,狹縫寬度極小,二狹縫間距為,狹縫至屏幕距離為 。二狹縫所代表點光源為  與 。從 及  出發的球面波,在屏幕上任意的觀察點 產生干涉現象。

 

干涉條紋2

 

如右圖中,線段為二光源  與  到達  點的光程差,從右圖中可知,假若 , 。則  點為建設性干涉(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亦為亮點,同理,若 ,  ,則  點為破壞性干涉(destructive interference)亦為暗點。

一般來說,雙狹縫實驗的裝置,通常狹縫到屏幕的距離 會遠大於亮暗點到中央亮點的距離 。因此,角度會很小。所以 , , ,  (1)

 代入方程式(1)中可得,即為中央亮點。表示第個亮點到中央亮點之距離。

,表示第個亮點到第 個亮點之間的距離。,則為第個暗點與中央亮點之距離。且相鄰二暗點之間的距離為, 

上述方程式中的 均為常數。故任意相鄰二亮或暗點之間距均為等距離。

 

討論

1.若雷射光不是垂直入射於雙狹縫,則會有何種影嚮?

2.若將雷射光置換成白光,此時會有何種情況發生?
3.若將環境改在水中進行此實驗,干涉條紋會有變化嗎?

 

關於實驗

1.此實驗為一經典實驗,確立了光是具有波動性的性質。

2.本實驗所用狹縫寬0.05mm,狹縫間距0.25mm。

 

參考資料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7th ed., John Wiley & Sons, 2005, New York. Ch35.

"維基百科"

 

指導老師

謝奇文

 

撰稿

黃時霖,朱慶琪

 

發佈於 物理
2016-07-19 14:34:51

白光光柵分光

目的

觀察白光經過光柵的分光效果。

 

實驗

實驗裝置:白光光源、光柵(530條/mm)、單狹縫、凸透鏡。

將白光光源垂直入射於光柵(grating),觀察後方屏幕上所呈的像

 

 

原理思考

光柵為何可以分光?

 

圖一代表以平行光垂直入射光柵,狹縫與狹縫之間的距離為 (:光柵片寬度、:狹縫數),光通過狹縫後在屏幕上任意的觀察點所產生的干涉(interference)。

光柵為狹縫數極大的多狹縫,狹縫之間的距離很小,每個縫所形成的繞射條紋會重疊而互相干涉,主要的干涉亮紋會變得非常狹窄而明亮,其它的干涉亮紋會相對較暗而看不見,因此,出現寬度極窄的干涉亮紋。

若要在點形成一亮點,必需在該點形成建設性干涉,從圖二可知,從相鄰兩狹縫出發光源的光程差是波長的整數倍,(1) 當方程式(1)成立時,可得主要亮紋的位置。 由於各色色光的波長均不相同,因此,在相同的情況下,值會不同,故能看出各色光。 

 

討論

若將光柵置換成其它條數不同的光柵,對此實驗有何影嚮?

 

關於實驗

1.本實驗所使用的光源為一強光源,在一般教室仍能看出白光分光的效果。所用光柵530條/mm。

2.可同本網站中的雷射光柵干涉光碟軌道掌中光譜議做比較。

 

參考資料

 “Fundamental of Physics", 7th ed., John Wiley & Sons, 2005, New York. Ch36.

 

指導老師

謝奇文

 

撰稿

黃時霖

 

發佈於 物理
2016-07-18 22:55:14

白光稜鏡色散

目的

觀察白光經過三稜鏡的色散現象。

 

實驗

實驗裝置:燈泡、三稜鏡、單狹縫、凸透鏡。

以燈泡為光源,光經由單狹縫與凸透鏡入射三稜鏡,觀察三稜鏡折射的光線於遠處呈像的結果。

 

 

原理思考

為何會有色散現象?

 

 光的行進為電磁波傳遞。不同頻率的電磁波於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光斜向入射經過不同介質介面時,依照Snell’s law 而有不同的折射角。fig111 fig27

 

討論

1.實驗中單狹縫的作用為何?

2.實驗中凸透鏡的作用為何?

3.以日光燈做本實驗的結果如何?

4.討論彩虹成因。

 

關於實驗

可以幻燈機作光源。

 

參考資料

"Optics"

"普通物理教科書"

 

指導老師

陳泰利、謝奇文

 

撰稿

陳泰利

 

發佈於 物理
2016-07-18 22:51:07

光線折射

目的

觀察光經過不同介質界面時的折射現象。

 

實驗

實驗裝置:雷射,具角度刻度的半圓形透明水槽。

1.將雷射光從空氣中打入裝水的半圓形水槽,改變入射角,觀察光線入射與折射的角度變化。

 

 

2.將雷射光從下方圓形水槽入射,改變入射角,觀察光線入射與折射的角度變化。

3.更換不同液體裝入槽中,觀察實驗結果。

 

原理思考

光經過不同介質界面時為何會折射?

光的方向由折射率大的介質進入折射率小的介質會偏向界面,入射角度夠大的話,折射角將等於90度,此入射角即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此時能量如何傳遞?

 

fig110

光在不同介質中行進的速度不同,在頻率相同的條件下,波長因而不同。斜向入射時角度偏折將保持波在界面上的相位相同。

除了反射波外,折射能量將沿著界面傳遞,在界面兩邊呈指數衰減,即所謂表面波(surface wave)。

 

討論

1.光經過不同介質界面折射時也有反射發生嗎?

2.光由折射率大的介質進入折射率小的介質,若入射角比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還大時,能量如何傳遞?

3.討論光纖傳輸原理。

4.折射的路徑是光走最短路徑嗎?物理如何解釋?

 

關於實驗

雷射筆可做光源。

 

參考資料

普通物理教科書

 

指導老師 陳泰利

 

撰稿  陳泰利

 

發佈於 物理
2
最後
第 2 頁,共 2 頁